Author: K.
-
Confidence Man: The Making of Donald Trump and the Breaking of America
特朗普年輕時曾想在荷李活發展,但最後依父親意願接手家族房地產生意。不過,特朗普的「明星夢」從來沒有消退,最終他入主白宮,踏上一個夢寐以求的更大舞台。2020年總統大選落敗後,他不情不願離開了舞台,但關於他的新聞從沒停過,現在他又宣布要2024年問鼎白宮,究竟這齣真人騷會如何演下去,牽動美國及國際。最近,一位長年報道特朗普的記者出了新書將特朗普的過去娓娓道來,想了解特朗普的不妨一看。
-
75終生計劃:老有所「安」的未來
日本導演早川千繪在電影《75終生計劃》(Plan 75)構想了一個未來的日本,政府對人口老化問題無計可施,社會甚至出現「仇老」襲擊,政府於是推出名為Plan 75的自願安樂死計劃,只要年滿75歲便可申請,公務員彬彬有禮幫忙長者申請,更設置街站招攬露宿者參加。宣傳單張及廣告精美,申請一經批核,政府更獎參加者10萬日圓獎金,可以用作去旅行或殮葬的費用;如果不想花錢殮葬,計劃提供集體火化選項。直至安樂死前,有專人用電話定期跟你談心,讓你安心上路。這部電影去年在日本公映時引起不少討論,大家可能想:這會是我們的未來嗎?
-
去與留:昆德拉與哈維爾
剛逝世的米蘭昆德拉(Milan Kundera)雖然享譽國際,但在故國捷克一向不受歡迎。據說,捷克老一輩人有個笑話:「哈維爾坐監,然後當了總統;昆德拉去了法國,然後當了作家。」哈維爾(Václav Havel)是舉世知名的異見領袖,又是出色劇作家,由異見人士蛻變成總統的故事幾近童話般完美;1975年流亡法國的昆德拉則力拒「異見人士」的標籤,強調自己是小說家,甚至用法語寫作,跟捷克的距離愈來愈遠。一個留下抗爭,一個離開寫作,兩人都只是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路而已。